筆者仲記得十幾年前,初次接觸A股市場和內地客戶時,其中一個頭痕的地方是兩地的用語都幾唔同,比如…行業VS板塊、證券行VS券商、好倉VS多頭、坐艇VS套牢、除牌VS摘牌、好倉VS多頭…
其實是多不勝數的,不過今時今日香港人都應該「習慣」,甚至乎都改埋口都唔奇,不過當時真係好唔習慣。現時,筆者每看一個新市場時,總會看看是否有一些特別的用語,今天我們總結一下,台灣物業市場的術語,更方便大家網上research去到台灣住邊好。
以下是一些常見的例子:
台灣術語 |
香港術語 |
預售屋 |
樓花 |
新成屋 |
新樓 |
中古屋 |
二手樓 |
法拍屋 |
銀主盤 |
雅房 |
單人 (共用廁房及廚房) |
套房 |
單人 (獨立廁所及廚房) |
國宅 |
公屋 |
仲介公司 |
地產經紀 |
斡旋金 |
經紀佣金 |
陽台 |
露台 |
另外,之前提到台灣買樓一「坪」即係幾多吹?趁今日呢個機會,順便總結多次,等大家可以更直觀地睇樓
坪 |
呎 |
20至30 |
700至1,000 |
30至40 |
1,000至1,400 |
40至50 |
1,400至1,800 |
50以上 |
1,80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