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Jason Homepage - Latest More News - Hot July 11, 2020 Watch this video on YouTube 九七後,香港人又再經歷移民潮。上周二,港版國安法正式生效,大家茶餘飯後討論的,是各式各樣的移民方法。技術移民如機械及水電工程等一向是加分行業,記者今日實試坊間相關課程,由這些行業窺探出移民可能性。 橫掃各大論壇,最多人談論必是水電工人。在香港,水電工人屬藍領行業,但Smart2Go.hk首席移民顧問余偉龍說,工人在外國不叫藍領,而是金領。的確,香港水電技工平均每月收入約2.2萬港元,與外國稅前收入比較,如新西蘭(約4.4萬港元)、澳洲(3.7萬港元)、加拿大(3.4萬港元)相比,做水電工人,似乎外國待遇更好,「有時候甚至比一般白領人工更好!」 不過,記者臨時想轉行又是否可行呢?建造業議會訂明要擁有兩年或以上相關工作經驗證明,或持銜接中工之認可課程,才可以考中級工藝測試。職工盟提供電氣佈線工和水喉工(中級)課程,只要上40小時課,出席率夠八成,校內試及格,就夠資格報考中工試。 度尺準力氣夠 一切由中工開始 記者親身嘗試電氣佈線工中工課程,看看程度如何。課程分理論和實踐課,考試內容涵蓋電學概念理論、電力裝置系統、電機及樓宇佈線。班上同學男生居多,大多有水電工作經驗,有同學本在地盤做雜工,趁武肺停工前來進修;有的是水喉工人,但鑑於較難考牌,中途出家走電工之路。 培訓中心機電導師鄭維榮擁有多年教學經驗,本身是註冊電工(A、B牌)的一級水喉匠。早上9時準備開課,教同學如何屈燈喉、怎樣計算出4倍弧度、量度尺寸、所需材料等。別以為課程手板眼見工夫,記者和攝影師聽得一頭霧水,始發現做水電工人最基本要有力氣,數口精、食腦更是重點。水電工人,確實是一門專業。 下午實戰屈燈喉。學過理論以為不難,沒有經驗的記者雞手鴨腳,量尺寸不準,又不夠力氣。導師鄭維榮看着勞氣,「做電工,尺寸很重要!量得不準,你用多了喉管,又要剪,浪費時間!」時間是金錢,又浪費材料,老闆看在眼內唔炒至奇!再試屈鐵喉,原理大同小異,不過有機器幫忙,對唔夠力的記者來說,反而更容易掌握。 「從移民角度來看,只達到中工水平,沒有太大幫助的。至少都要有電工A牌、B牌或以上。」拿到電工A牌最少五年工作經驗,或者有學徒及等同五年工作經驗的證書資歷。全港註冊電工約有80,000名,海外對水電工人求才若渴,澳洲2019-20年度開放8,624人的電工配額、新西蘭2019年更達至17,000人。不過,在本地考取牌照後,是否能在外國謀生呢? 歐陽浩斌(Mike)擁有電工A、B、H和WH(無排氣管電熱水爐(電力部份))牌照。2018年以僱主擔保形式一家四口移民新西蘭。他說,將香港牌照轉換當地執業牌照並非難事,時間因申請人經驗而定。如香港工作經驗不足,長則要兩年,在新西蘭當地上相關課程補鐘。經驗豐富者,可短至幾個月。 先考取資格 再搵僱主擔保 Mike在香港是工程師,又曾在職業訓練局當導師,經驗非常豐富,在移民前他先到新西蘭考牌和申請當地限制牌照(須在督導下工作)。以他的經驗,只需完成stage 3有關三相電箱的習作和當地電力條例考試即可。不過,他第一次考試亦失敗,須須重考才正式考獲執業牌照(能獨立工作)。「新西蘭的電力條例涵蓋內容非常廣泛,有些是香港沒有的,例如外國人喜歡駕露營車,但香港沒有這種車,考試問起都不知道怎樣答。」不過,Mike認為只要用心苦讀,考獲當地牌照不算難。「香港機電考牌制度跟隨英式,大多英聯邦國家,如澳洲、新西蘭、加拿大,都會承認香港牌照,基本上考獲電工A牌,到當地申請再考當地安全條例、執業試等,就可以轉換牌照。」 考獲牌照後,他便開始在當地找工作,希望以僱主擔保形式申請移民。幸運之神眷顧,Mike租屋時認識當木工的屋主,輾轉之下,認識到現時的僱主,幫他擔保申請移民。三個月內,找齊工作和屋,「其實都幾好彩!」他指出,新西蘭人重視誠意,反而毛遂自薦機會更大,「另外入洋人公司,英語能力要夠好,相對上較難;反而華人公司較容易,但國語要夠好。」現時,他在華人公司打工,坦言待遇比洋人公司稍差,月入約$20,000港元,與香港收入相約。不過,因為新西蘭稅率採用累進制,稅務居民年收入14,000紐元(約70,691港元)以下,稅率為10.5%;個人所得稅最高稅率為33%。他現時要繳付30%稅項,稅後收入只約1.8萬港元。不過可享社會福利,如小朋友看醫生免費,包括牙科及住院醫療津貼。 現時收入不算多,惟有支出減少。一家四口住三層排屋,月租約1萬港元,用不着全部房間,便分租幫補一下。 在香港已經「上岸」做工程師的他,來到新西蘭再度「下海」,全為兩位小孩的教育。他寄語移民先要放下身段,尤其在農業為主的新西蘭,「七人公司已經叫大公司,在別人地頭上想做回工程師?難上加難。」 維修按時薪 一出發就計錢 移民講決心,移民顧問余偉龍非常同意。香港自通過國安法後,他指首兩日移民查詢升近10倍,當中以文化與香港較接近的台灣最多。不過,倘若水電工人考慮移民,他則建議到澳洲、加拿大、新西蘭等需要此類別技工的國家。以Mike個案來說,余偉龍認為僱主擔保形式比傳統計分制的技術移民更容易。 以澳洲申請189「獨立技術簽證」為例,一般技術移民門檻為65分。然而,因為近年申請人數不斷上升,拉高了移民門檻,相關技術要求高至85至90分。即以一個基本大學畢業生、英文水平IELTS達到7分、從事機械工程行業8年,移民分數亦只達到70分,分數不足以移民。而根據澳洲移民局網站數據,因武肺影響,2020年5至6月暫停了189簽證配額。余偉龍建議想以水電技工身份移民,從當地186簽證僱主提名,相對容易。 「移民講甚麼?一個英文字可以概括:Contribution(貢獻)。水電工人有技術,比起普通大學生,僱主反而願意聘請前者。」當然找僱主,要恒心毅力,此乃基本。余偉龍、Mike和鄭師傅都認為,學懂水電技巧,有助行走天下。「在海外,水電維修以時薪計算,由出發一刻已經開始計鐘。」鄭師傅笑說,即簡單如電燈跳掣也可花千元維修。學會一門手藝,留港與離開,總有用得着的地方。 記者:袁志敏 攝影:鄭皓然、潘志恆 相關報道: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0704/EQUMFSUUGUM7YHJX2OVQ7WRRLE/ Jason / About Author Smart2Go Chief Immigration Consultant Primarily responsible for EU immigration programs Assisted over 200 Hong Kong families in successfully immigrating to the EU Attend regular interviews held by various media to introduce the newest migration trends More posts by Jason Leave a comment Cancel reply Save my name, email, and website in this browser for the next time I comment. Send Comment